的需求|校外培训“急刹车”: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播客( 二 )


澎湃新闻 :其实也很好奇 , 这个行业为什么在现在变得这么的火热 , 然后又衍生出了这么多的需求?是什么东西导致它向这方面转变?
李昂然:首先我们要从应试教育体制的方面去思考 。 我们的教育体制潜在地为这种竞争埋下了一个种子 , 如果想让我的孩子去上更好的学校 , 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 我必须去参加这种教育竞争 。
这种教育竞争从宏观层面来讲的话 , 比如说从社会的分层和流动层面 , 它是一个阶层固化的焦虑 。 很多家庭会觉得说 , 如果我不把精力放在培养孩子上的话 , 那孩子未来就没有一个好的发展 , 会去从事一些“不理想”的工作 。 所以竞争是家庭去应对阶层固化焦虑的一种反应 。
经济学的角度刚才说了 , 它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一个供需 。 随着经济发展 , 对全综合素质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多 。 在80年代或90年代 , 劳动力市场可能没有像现在一样对大家的要求这么多 。
就在2020年 , 整个教培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八千亿到九千亿人民币 , 接近我们国家GDP的1 % , 非常大的市场需求 。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资本会不断切入到教培行业 , 因为它确实是有利可图 。
还有一个行业火热的原因 , 我认为是资本利用市场的结构去渲染 。 很多广告、电视影视剧 , 比如《小欢喜》、《小舍得》 , 它让大部分的家庭思考 , 如果我不投入很多精力在孩子教育上 , 那我的孩子就落后了 , 以后就会发展不好 , 它会制造这种焦虑 。
然后就从市场的供给层面、需求层面 , 教育体系的评价层面 , 包括社会的分层和流动层面 , 整个形成一种结构 , 造成焦虑 , 然后造成这种——用我们当下比较流行的用语——给孩子打鸡血的“鸡娃”式的教育 。

的需求|校外培训“急刹车”: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播客
文章图片

电视剧《小舍得》里 , 田雨岚在众人面前致歉 , 转而要求儿子加倍努力学习 。
陈瑜:我也会觉得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 在这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里 , 我们的确存在着扩招带来的学历贬值的问题 。 再回到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 , “唯分数论”并非越来越淡薄 , 而是越来越被固化和加强 。 像衡水中学走红 , 一些神仙学校被万众追捧 , 其实也能看出我们的教育对分数的固化认知 , 这也使得家长认为学习成绩才是考量一个孩子几乎是唯一的标准 。
其次 , 教培机构特别善于制造概念 。 前段时间 , 我采访了一些知名教培机构的老师 , 他们说比如在幼升小阶段 , 他们可以制造出一个概念叫“幼升小的七大能力” , 家长对照孩子一看 , 如果觉得没有 , 不行 , 就会恐慌 , 想在半年一年里让孩子变得“行” 。 这样的一些教育产品被大量地贩卖和消费 , 但最终的承接者是孩子 。
现在还有一种“高端班型” , 就是在语数外这些学科里制造更提早学、更精英化的班 , 孩子要经过机构考试 , 被挑选过了才能参与 。 他们的方式就是 , 不断制造一个更优秀的班 , 制造一个更优秀的榜样 , 让你永远是在追逐的道路上 , 永远看到你的同龄人比你强 。 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 , 家长如果没有一个特别清醒理性的判断 , 那就是不断把孩子送往这一个又一个的阶梯 。
在这整个的合谋下 , 家长如果没有一个非常稳定的教育理念 , 非常容易被这样的气氛裹挟 。 就是在这整个的生态系统里边 ,我们的“剧场效应”也好 , 我们的“鸡娃升级”、“军备竞赛”也好 , 也就愈演愈烈了 , 这已经到了一个我觉得不得不正视 , 不得不改变的一个阶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