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一水间的间是几声 盈盈一水间的间读音迢迢牵牛星

盈盈一水间的间读音,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的间是几声 。小编来告诉你更多相关信息 。
我没有看到郦波老师的解释,无从知道细节,我相信他有他自己的理解,但我并不认同这个结论 。我想说说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我说“一水间”这三字中的“间”字都是读成平声,有以下几个原因 。
第一个是从音律的角度上看,“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如果把“间”字读成平声,在音律上明显更为和谐一些 。我这里不想谈平仄之说,因为估计很多人会跳出来反驳,说东汉哪有什么平仄之说 。这么说吧,平仄的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有一个创新、探索、反思、改进,最后形成一个比较严谨的格律的过程 。它不是从唐朝才有的,也不是杜甫一个人就从零开始创新出来的 。东汉风靡一时的五言诗,也是自四言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所以,你可以说这不足以成为认定这个字应该读成平声的理由,但你不能否认读成平声更合音律的事实 。平起仄落,要比仄起仄落要好一些 。

盈盈一水间的间是几声 盈盈一水间的间读音迢迢牵牛星

文章插图
盈盈一水间的间是几声 盈盈一水间的间读音迢迢牵牛星

文章插图
第二是从诗义上看,有人说“盈盈一水间”只有把“间”理解为“隔开”才能解释得通;如果解释为“中间”,则是不通的 。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的思维会僵化至此 。“盈盈一水间”,不就是“盈盈一水横在牛郎和织女的中间”么?不知道到底哪里有不通的地方 。硬要解读成为“盈盈一水把牛郎和织女隔开”才是通的么?
第三,我想讲一下做学问的基本方法 。当我们觉得两种解释似乎都有道理,并且似乎很难说哪一种观点直接胜出的时候,我们一般会采用“他山之石” 。什么意思呢?当我们无法直接判定的时候,就需要从旁佐证 。本人去搜索了一下,古代诗歌中直接用到“一水间”三个字的诗句 。我们来看一看 。
最有名的当然是《迢迢牵牛星》里的“盈盈一水间”,这个似乎是最早的,也是我们要验证的对象 。姑且放在这里 。
除《迢迢牵牛星》之外,最著名的一首含有“一水间”三字的诗当数北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其中有“京口瓜洲一水间” 。《泊船瓜洲》是一首标准的近体诗七绝,有着严谨的格律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用的是仄起入韵,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最后一个字“间”读作平声 。
这一点其实不应该有争议的,但是很遗憾,即使在这一句上,还是有很多的口水之争 。我有看到一些帖子,反正有些人就是不服,就是喜欢硬拗 。说什么读成第四声,也可以说得通啊;还有的说,读成第四声,意思上还要更合理啊;还有的说,平仄只是相对的啊,进而扯一堆平仄无用论之类的纯属口水了 。甚至到后面,还有骂三字经的 。说实在的,这些真的不需要,也犯不着:文人相争,终有品格 。回到事实的基本面上来讨论问题,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
比较高级一点的反派,是这样解释的:《泊船瓜洲》中的第一句不是仄起入韵,而仄起不入韵,应该读成“京口瓜洲一(音衣)水间(音见)”,这样平仄就是:仄仄平平平仄仄,是完全合律的,所以“间”字还是读成第四声才是对的 。
我看到此种解释,实在有点忍禁不住 。也真的是难为了这些人了:为了证明自己才是对的,不惜做到这种程度,实在是不容易啊 。
事实上,这个解释,对于一般初学者来说还是非常有迷惑性的 。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啊 。仄起不入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非常工整啊 。但是,仔细一看,这是典型的“双标”玩法 。何谓“双标”?如果这个标准对我是有利的,那就采用它;如果这个标准对我是不利的,那就换一个对我有利的标准 。
具体到这首诗上,他们的“双标”玩法是这样的 。虽然王安石是北宋人,但是他的诗怎么读,要看是不是对我的观点有利 。现在我的观点是“间”字必须读去声 。但是考虑到诗要合律,所以\”一 \”字就必须要读成平声 。有人可能会问,“一”字在平水韵中是入声啊 。这个嘛,我们的标准是普通话,或者说是所谓的中华新韵 。我本人对所谓的“中华新韵”没有研究,但是硬要拿来去解读王安石的作品吗?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还有人会问:如果第一句用中华新韵,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如何解读呢?这群人说:当然用平水韵啊 。所以结果就是第一句,用中华新韵来读,“仄仄平平平仄仄”合律,第二句用平水韵来读,“平平仄仄仄平平”,也是合律的 。由此,完美证明了他们的观点:“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字必须读成去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