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海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三 )


师:破译了意象,接着我们尝试把这些象征义归位 。“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
”舒婷告诉我们:当寻找到归宿,靠近理想时,又要远离他们,因而渴望明天再次接近理想的彼岸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
”,舒婷又告诉我们:是时代的风云和信念把我们团结在一起,又是时代的风云和另一种信念,让我们各奔前程 。舒婷的《双桅船》,优美而又感伤,意象这个小精灵,给读者情感的指南,帮助舒婷倾诉了追求理想的艰难之情,也表达了对真情的渴求与珍惜 。看来,舒婷是调配这些意象精灵的诗坛高手,她是怎样调遣的呢?就让我们进入读诗第四步——鉴赏探秘 。
师:刚才对意象的分析让我们很容易就发现意象的一个特点,这就是意象+象征=把抽象情感演绎得可感可见 。意象携带着象征义,使诗人的情感不再虚无飘渺,诗人的世界有如我们站在海边听涛声,看海鸥飞翔一般,听得见,看得清,摸得着 。不过,有意象就够了吗?意象是否能进行有技巧的组合,从而产生一种哈里波特般的魔法力量,让读者抗拒不了它的魅力呢?舒婷为此做了探索 。
师:舒婷在诗歌创作时经常把意象成对放在一起,请同学们合作,找出诗中这些相反相成的意象,说一说这种创作手法的好处 。
(学生合作探究,然后一同念出诗中成对的意象)
生:岸与船,风暴与灯,你与我,航程与视线,雾与风,昨天与今天、明天 。
师:“你与我”实际是指哪两者的关系?
生:岸与船
师:大家说得好 。我们就可以把两组意象合为一组了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种创作手法的好处?
(学生举手,各抒己见)
生:我认为,成对的意象形成了对比,使情感更为丰富 。
生:成对的意象使文章结构对称,把追求理想的艰难和对真情的渴望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
师:大家分别从结构、修辞、情感的三个角度来鉴赏评价,说得不错 。不过,文中采用的是比较的手法,而不仅仅是对比 。我们来看在文学评论中是如何看待舒婷的成对意象的,评论者认为,成对的意象通过比较的手法暗示了舒婷潜意识中“渴望交流,期待友情,祈求沟通与理解,相信心灵的来往”的意识 。你看,是船就要找岸去停靠,有你就有我,渴求交流的意识是多么强烈啊!怪不得有人这样说“意象是诗歌的魔方,可以旋转出独特的审美天地” 。
师:我们终于知道该带着什么样的情感去诵读这首诗了吧 。接着,我们再次与《双桅船》来一次亲密接触,一起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划斜线的地方表示停顿,大家要稍加注意 。(学生诵读诗歌)大家的诵读比上一次好多了!了解了情感就是不一样 。现在,我们达到读诗的最高境界了吗?没有 。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欣赏诗歌的最高境界,寻找共鸣 。
师:凭什么说共鸣是读诗的最高境界,凭北大教授的话,(学生笑)著名评论家、北大教授谢冕说过,欣赏诗歌就是期望能通过诗人的启迪以引起共鸣式的感性燃烧 。何谓共鸣,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就是“用你的诗吟出我的情”,我们一步一步的走,好不容易才达到写诗的最高境界,这就是古诗所说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好诗不仅仅属于诗人个人,更能为他人的情感、生活服务 。我们尝试从《双桅船》中寻找共鸣,《双桅船》的诗句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哪些情景,请把这些生活情景列举出来 。
(学生思索)
师:哪位同学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呢?
(学生举手,畅谈了自己的共鸣)
生:“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让我想起刚考完中考,又考了期中考,接着要考期末考了 。(其他学生笑)
师:是啊,我们是历经考验啊!(学生笑)
生:“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让我想起了母亲对我的关心爱护,她为我盖被子,为我的煮饭,我感谢我的母亲 。
师:你是个爱家的人,妈妈听到你的话,一定很欣慰 。晚上回家,把这首诗念给妈妈听,好吗?
生:(感动)我会的 。
生:“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读书做题,到处有困难挫折,期末考就是困难重重的,就好像那打湿双翼的雾,不过,时代不容我偷懒,我得努力 。
师:你的话让我有同感,我想起了一句话,“彩虹总在风雨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