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语文教师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设计5篇( 三 )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认真品读课文:以读为主,读中悟情,以读促悟,自悟自得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变化 。
〔课时安排〕
两课时完成 。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发现开学以来周围有什么变化吗?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回忆平时观察周围景物、人们衣着等方面的变化所得,初步认知秋天的特点,以熟悉的事物变化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认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自由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
2.承上谈话,说说你从文中知道了什么 。(主要是检查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情况,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只要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即可,不一定要求完整)
3.检查生字新词预习情况 。(出示以下词语,引导学生认读)
钥匙趁着柿子频频菠萝喇叭衔来衣裳五彩缤纷
4.认识多音字,并组词 。
(shān)扇风——表示动作

(shàn)扇子——表示名称
5.说说你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
(巩固识字方法,揭示汉字规律,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
6.同桌互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
(提示:如果同桌把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都读正确了,你就夸夸他;如果有不正确的,请你帮帮他 。)
(遵照课标“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及“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的认知规律,这一步骤旨在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大意;认识生字、新词,扫清学习课文的障碍;最后再让生字、新词回到课文中,读文巩固,以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进入情境,感情朗读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
2.承上谈话,相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是从四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 。一是秋雨是钥匙;二是秋雨有一盒颜料;三是秋雨藏着好闻的气味;四是秋雨告诉大家冬天要来的消息 。
3.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想想这部分课文为什么会使自己喜欢 。
4.(同桌或前后)相互交流: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对方听,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听者要提出自己的评价意见 。
5.全班交流读书感受,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评价中不断激励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相机品味有关句子 。可根据学生提出的先后顺序出示、感悟)
⑴读读下面的两组句子,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你觉得怎样才能读好这个句子?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
秋天的雨,带着清凉和温柔,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
黄黄的叶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
⑵“菊花仙子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天里频频点头 。”在这句中,你发现了什么?(提示:①看到句中的省略号你会想到什么?②想象这个句子描写了怎样一种景象,把这种景象用本段的一个成语概括出来 。)
⑶读读下面的句子,做做动作,一边读一边演 。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
⑷“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为什么说秋雨带给大地的是“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欢乐”的歌?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
(从整体入手把握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从四个方面描写秋雨;品读句子,理解课文,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欣赏作者优美的文笔,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所有这些,都遵循语文教学的特点,突出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既感受到语文工具性的一面,又受到美的感染,情感的陶冶;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喜欢的内容自己选,自己的感受充分谈,品读的句子随机出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根据句子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品味方式,或对比,或提示,或表演,或从标点入手帮助理解,使学生不会产生疲劳感,在兴味盎然中培养语感,进而得到语文知识的训练和生成 。另外,老师、同学的激励评价,也容易使学生不断产生尝试的动力,有利于学生不断进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