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欺凌的常识 预防校园欺凌常识教育

防止校园欺凌 1,当受到欺凌的第一时间,就要反驳,不要因为害怕,就不做出反应,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能助长这种不良作风 。
2,如果自己能力有限,要向老师和家长寻求帮助,要让欺凌者知道,这种事情是错的,他的这种行为是有人会出面管的,不能让他继续这种行为 。3,如果条件允许,要多学习拳击、跆拳道、散发等,学习这个并不是去打架,而是学习一种保护自己的能力 。
很多欺凌者都是欺软怕硬的不良少年,如果周围没有人向被欺凌者伸出援手,也没有出面制止,那么只有自保的能力才能减少自己受到的伤害 。4,要学会拒绝,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唯唯诺诺,很多欺凌者都会让被欺凌者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情,要拒绝 。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我们的教育和家庭,要让每一个孩子知道,校园凌霸处处都彰显着人性的恶,要善良 。5,学生上下学,尽可能结伴而行,或者由父母接送 。
给孩子的穿戴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
反思二:孩子缺少关爱和安全感,容易形成“攻击性人格”专家分析,导致校园暴力日趋增多有很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施暴者缺少基本的罪恶感与罪责感,缺乏对行为法律后果的恐惧,从而不能控制冲动,放纵暴力行为 。
而造成孩子有暴力倾向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当 。一般来说,如果家庭其他成员文化素质低下、道德品质败坏,家庭气氛紧张、不和谐等使孩子缺少关爱和安全感,都会对孩子的人格培养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容易形成“攻击性人格” 。
为此他们喜欢通过欺凌弱小来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另外,不少家长仍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重智育轻德育,很少、甚至不愿倾听孩子的心声 。
由于彼此间缺少沟通、交流、理解与尊重,不少孩子将视线投向网吧等其他场所,希望在那里找到倾诉的对象,寻求解决青春期困惑的手段 。然而,网吧在带给孩子们大量信息的同时,也让孩子们接触到打斗、枪战、爆炸等场面 。

久而久之,在孩子们的心里,容易形成一种认知上的误区,认为这些暴力都是合理的,进而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模仿 。反思三:21世纪教育目标:学习、做事、相处、做人,做人是根本有专家研究指出,近20年来,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 。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青少年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 。他们的心理呈现出四个特点,首先是过渡性,从幼稚走向成熟,但是过程并不是那么容易;其次是社会性,由青少年走向青年,他们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第三是动荡性,他们的情感并不稳定,容易冲动;第四是闭锁性,他们变得不太愿意对成年人、父母、老师袒露心扉 。
再加上媒体和网络的外力作用,一些影视剧、网络时有暴力镜头,这些都对青少年会产生影响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校园暴力的出现,说明这些施暴者不但缺乏法制观念,更缺乏道德观念,这说明家庭在承担道德底线上的作用是失败的 。
他认为,家庭承担着让学生基本社会化的责任,学校则承担着让学生继续社会化的责任 。但在社会化过程中,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一切教育都应该以德育为先,以价值灌输为先,二十一世纪有四大教育目标:学习、做事、相处、做人,而做人是根本 。
反思四:健全校园法制教育体系,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专家建议,首先,家长应当积极履行好监护责任,解决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问题,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孩子善良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们学会给予和奉献,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 。其次,应建立健全学校的法制教育体系,通过法制课程,讲授法律常识,强化法制观念 。
再次,应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减少不良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学校在思想管理上要做到旗帜鲜明 。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立场是否正确,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行动走向,这是一个老生常谈而又不得不谈的问题,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思想多元化的社会 。学校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旗帜鲜明地反对拜金主义、极端主义和享乐主义,使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 。
要帮助学生摆正自己的人生坐标,做一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的人,一个具有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人 。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校园管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