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转化新探索:机器人客服会取代人工客服吗

2021年已过大半 , 笔者所在的医疗行业 , 依然面临着很多挑战 , 流量成本增加 , 行业人员流失 , 拓量渠道紧缺 , 人力成本增加 , 这让疫情背景下 , 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叫苦不迭 。 所以 , 在这样的多重压力下 , 今年5月开始 , 东部沿海城市、南方一线城市、西南一线城市等6个头部医疗项目 , 对机器人聊天软件做了长达3个月的尝试 , 也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每一次尝试是人力、财力、精力的极大投入 , 结论是机器人增长获客看着是大势所趋 , 似乎不试的话马上要被时代的滚滚车轮碾压 , 但亲测下来是一声叹息 , 磨合的路还有很长 , 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 无论是钱还是人 。 在分析2个机器人软件(某聊和某达)利弊之前 , 方便理解先明确两个小认知:1、转微率=套电套微数/对话量 , 下文会多次提到它 。 2、机器人软件并不能完全代替人工 , 也无法跟患者进行完整的对话 , 在需要转微信或电话的间隙 , 人工必须及时介入 。 一、某聊软件时间倒流到5月18日 , 坐标南方一线城市 。 这个项目最先试用某聊软件 , 投放策略主要是单病种、极低成本全省跑量 , 开局不错 。 试用2周后 , 整体转微率比人工客服要高出59% , 实际线索成本也让我们信心满满 。

咨询转化新探索:机器人客服会取代人工客服吗

文章插图
但是 , 随之而来的试用结束 , 需要付费了 , 大几万充值(贵就一个字) , 单条对话(只要是可接病种)扣费 , 当时虽然来诊成本并不理想 , 不过有不错的转微率也是好事 , 充值!7月中旬 , 并没有好消息 , 大量的对话 , 大量的套电套微 , 转微率在30%-40%浮动 , 但是到诊量极少 。 经常几天挂零的状态 , 如果一天破零 , 大家都欢呼雀跃 , 觉得这条路有跑通的希望了 。 一直到7月底 , 还是持续走低的到诊量和不断走高的成本 , 项目吼不住了 , 只能选择暂停 。 分析原因:
    话术单一:某聊的单病种机器人既有优势 , 也有劣势 。 优势在于话术完整 , 集中优化;劣势是在实际投放过程中 , 其他病种也会有对话进来 , 导致病种之间无关联 , 容易生搬硬套单个病种的话术 。 信息差:机器人聊天虽然礼貌又专业 , 但情感因素不够 , 问诊不充分 , 套微路径单一 。 在转微过后 , 真人客服再去跟患者沟通 , 存在一定信息差和情感粘度不够 , 比如重复问诊、彼此信任度无法建立等等 。 对话质量:盲目扩张流量 , 无论是对话词性还是推广区域 , 跟正常聊天软件对比之后 , 对话质量明显处于劣势 , 成本过高也是自然的 。
照理说 , 有了第一个项目的经验 , 第二个项目是不是能吸取教训 , 优化操作方式 , 成功应用某聊软件 , 实现人机的完美配合呢?结果是 , 每家项目各有各的不幸 , 原因是团队架构、执行程度、推广策略都会各有各的不同 , 就会产生新的问题 。 如某沿海城市项目:
    客服衔接:同样的一批客服人员对接 , 同时登陆2个聊天软件 , 一个是人工接待 , 一个是机器接待 , 就存在客观上精力分散和主观上挑选对话的可能性 。 定位错误:对话质量略低于常规聊天软件 , 变量就存在2个 , 一个是聊天工具的变化 , 一个是对话质量的变化 , 新的机器人软件在成本上就明显处于劣势 , 推进不下去 , 按下暂停键是迟早的事 。 资源内耗:尽管我们使用的是同一个软件 , 但软件厂商的服务团队不一样 , 甚至存在竞争关系 , 就算隔壁医疗项目的同一个病种通用型话术趋于成熟 , 却无法套用 , 新的试用项目只能依靠着软件自带的基础话术 , 再继续测试 , 慢慢磨合 , 内耗较大 。
二、某达软件既然大家都觉得大势所趋 , 方向没错 , 那就不要吊死在一颗树上了 , 更换机器人软件 , 暂且叫某达 。 在6月开始测试 , 投放策略也是全流量 , 基于之前单病种暂时失败的经验 , 这次多病种上量 。 前期转微率比人工略高 , 基本满足需求 , 但最终成本还需要拭目以待 。 以下是项目的真实反馈:
咨询转化新探索:机器人客服会取代人工客服吗

文章插图
2个月过后 , 8月中旬 , 整体成本超出100% , 开始控费 。 其中出现的几个状况:
    话术空白:某聊软件怎么说还有基础话术 , 不需要从零开始填充 , 但是某达软件就完全是一片空白 , 况且还是全病种 , 对海量话术的要求非常高 , 一旦患者搜索的词有模糊意义 , 都会匹配到完全不想关的病种 , 非常尴尬和浪费 。 机器人软件的定位还是不清晰甚至是错误的 , 导致对话质量略差 , 客服团队接受度不高 , 磨合时间过长 , 只能尽快止损 。 某达软件本身还在测试阶段 , 导致bug频出 , 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转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