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语文教研教学工作总结6篇( 四 )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培养学生自觉的学习习惯 。四年级是知识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 。我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好胜心强的特点,实行竞争机制,一周一小评,两周一大评 。评选出学习认真的好学生,以此促进学生自觉的学习,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除此之外,每天在早读的读书时间里,安排一位学生当“小老师”负责早读的读书情况,以此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朗读能力 。
2、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
一边读一边想是一件很好的读书方法,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能力 。学生自学能力要得到提高,必须学会边读边想 。首先让学生充分读书,把课文读通顺,读熟练,让学生在读书实践中掌握方法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尽管教给了学生种种思维方法,但学生却不能主动
运用,大多数学生读书是“小和尚念经”,只不过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变为有声语言,头脑里却什么也没有想,或者不知道怎样去想,于是我从以下方面入手 。
(1)激发兴趣,培养爱好 。小学生好奇心强,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范文不仅言语规范,而且富有情趣,能很好的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
(2)动口动手,促人思考 。“读”是外在活动,是可以看出来的,但无法确定学生读书是否在想,在想什么?那如何让学生“想”这种思维活动以其他方式外显呢?引导学生在读中做记号,重要的地方或生字新词的下面划线,关键词下划点,精彩的句子下画圈,对某些内容有疑问的后面加问号,需要重读或摘抄的章节前加角 。只要学生在读时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可以肯定学生在思考 。这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的有效途径 。
(3)把握联系,引发思考 。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各部分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抓住文章内容,引发学生思考,是读懂课文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重要途径 。因此,要认真钻研教材,从教材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去领会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之间的联系 。
3、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 。首先定时定量的训练,师生定时检查 。以使他们逐渐养成习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好基础,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我从阅读入手,让他们读优秀的作文选和童话选 。把他们读的兴趣,又慢慢引到写的上面来 。如:由喜欢读童话到自己动手去写童话 。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编故事写出来……
三、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 。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 。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 。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 。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于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字词、背诵紧抓不放;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期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实践能力 。
总之,新世纪的语文教学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他们的个性和潜能,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努力奋斗!
语文教研教学工作总结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