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仁爱版电子书 八年级上册地理仁爱版教案设计( 三 )


[转折提问]:黄河中游大量的泥沙流到哪里去了?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形成"地上河"的原因(黄河出孟津后 , 水流平稳 , 大量泥沙淤积而成)
[板图讲解]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
[板书]3、地上河
[提问]这样的"悬河"有什么危害?
(如有条件可以播放黄河泛滥时人民逃难的录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痛苦的回忆"部分阅读材料(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00多年间 , 黄河决口1590次 , 大的迁徙改道26次 , 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 , 百年有一次大改道 。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 , 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 。1938年黄河改道 , 滚滚黄水汹涌南下 , 冲进淮河 , 淹没了豫东、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 , 受灾人口1250万 , 死亡89万 , 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 。) , 加深对黄河之害的理解 , 培养学生治黄的责任感 。
[板书]4、易泛滥
八年级上册地理仁爱版教案设计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阅读图文资料 , 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
2.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的煤矿、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地 。
3.使学生了解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
4.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 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节约、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寻求替代品的必要性与责任感 , 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
教学建议
关于“矿产资源”的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四部分 , 首先介绍了矿产资源总的分布特征 , 并且分析了分布相对集中带来的有利和不利方面;第二部分介绍了能源矿产 , 包括它们的分布、储量、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我国能源资源的短缺形势;第三部分介绍了金属矿产 , 这部分是分类介绍的 。与铁矿相比 , 有色金属矿对于初中生来说 , 可能不太熟悉 , 因此教材中举了许多实例 , 以使学生认识到有色金属的重要性 。前面三部分都是以关于煤矿、铁矿、有色金属矿和油气田的分布的四幅图为基础的 , 目的就是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在最后一部分里 , 教材通过大量实例介绍了我国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原因 , 提出了对策 。
关于“矿产资源”的教法建议
关于矿产资源的分布 , 建议指导学生读4幅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 , 从宏观上分析煤矿、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分布的特点是广泛且相对集中 。关于矿点名称 , 教师要具体指导学生利用省区、江河、山脉等参照物 , 寻找矿点与它们之间的方位上的联系 , 并通过读图、填表、图表对照、看图连线等方法巩固地名的记忆 , 进一步培养读图技能 。教学中要用资料、数据说明能源矿产丰富 , 同时联系生产实际说明煤和石油的生产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教师要结合实例说明矿产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 要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实际的解决办法 。在这节内容的讲授中 , 有三个点老师应该特别注意:一个是金属矿产的作用 , 很多学生对于煤、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的作用非常熟悉 , 但是容易忽视金属矿产 ,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特别强调 , 因为这会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矿产资源与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的密切关系;第二是对新能源的开发 , 在谈到对矿产资源问题的对策时 , 学生往往容易把目光集中在问题的治理上 , 其实治理是一方面 , 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开阔思路 , 想办法找出更多的新能源 , 但是要使学生认识到 , 开发新能源是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前提的;第三 , 矿产资源与前面介绍的两种资源以及后面的海洋资源相比 , 有一个重要的特征 , 那就是它是非可再生的 , 在教学中 , 要对我国矿产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开发利用中的问题讲得适度 , 避免出现盲目的乐观和悲观情绪 , 教育学生要以客观、实际的态度看待我国矿产资源问题 。
关于“矿产资源”的教学设计示例1
[导入]大家知道 , 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 , 那么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什么呢?(矿产资源)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国的矿产资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