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一语文教案例文( 五 )


[讨论明确2]:这里所说的“春天” , 有特定的含义 , 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 , 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 。现在 , 在北京 , 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 , 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 , 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
(2)指名朗读课文(3-4段) , 四人小组讨论下列[问题情境二]:
1、“我”和小兄弟对待放风筝有什么不同的态度?[板书]“我”:嫌恶小兄弟:喜欢
2、从哪些神态、语言、行动可以看出小兄弟确实很喜欢放风筝?(在课文中分别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出来) , 并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天真、活泼、聪明 。
3、我为什么会认为爱放风筝就没出息呢 , 这种观点是与生俱来的吗?(学生各抒己见)[讨论明确3]:从刚才同学们的分析中 , 我们可以看出 , “我”是一个对兄弟十分爱护并且严格要求的兄长 , 同时也是一个受旧思想、旧观念影响和毒害的人 。
(3)自由朗读第5-11段 。思考[问题情境三]:
1、“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这件事做错了吗?我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做错了?
答案在第几段?(划出并自读之 。)
2、“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 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作者为什么说“不幸”?(自主探究 , 各抒己见 。)
[教师小结]:联系“惩罚”一词 , 就比较清楚了 , 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 , 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 , 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 , 受到惩罚了 , 对旧“我”来说 , 良心遭受了谴责 , 可谓“不幸” 。3、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明确后在书上划出 , 这是本文重点 , 可让学生自由感悟 。)
[教师小结]:从游戏的意义上看 ,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 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 , 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的天性 。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 , 他的正常天性 , 他的合理的愿望 , 只是因为有悖于大人们的“信条” , 就不能发展 , 就得不到实现 , 甚至要为此付出代价 , 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其中包含着某种具有悲剧意味的东西 。被糟践的虽然只是一只风筝 , 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却是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 。作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 , 是非常深刻的 。
4、作者为什么总想补过?兄弟已全然忘却 , 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呢?
(提示学生结合语境思考与讨论 。)
[教师小结]:作者的为人严肃认真 , 富有自省精神 。因为始终没能得到弟弟的宽恕 , 设想的补过的方法均行不通 , 作者感到很沉重 。更因为自己对弟弟“精神虐杀”式的管束 , 而弟弟却毫无抗争 , 逆来顺受 , 时过境迁 , 忘得一干二净 。作者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 , 在他看来 , 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 , 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
(4)[问题情境四]:末段的语句如何理解?(集体朗读)
(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 , 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可以适当提示背景资料 。)
[讨论明确]:“我”要讨弟弟的宽恕 , 抚平他精神的创伤 , 而弟弟却全然忘却 , 毫无怨恨 , 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 , “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 , 这是怎样的悲哀啊 。而这种悲哀是出乎意料的 , 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 , 想摆脱而不得 。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 , 就是不要望见春天 , 不要望见风筝 , 这才能忘却 , 才能摆脱悲哀 。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 不仅指当时的天气 , 而且指心头的悲凉 。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 , 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 , 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 , 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 。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 , 这是尤其悲哀的 , 使人不寒而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