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体验反思 , 合作表演 。
学生与作者对话:
(1)假如你处在作者这个位置 , 你会如何做?找同桌同学表演 , 分别扮演“我”和小兄弟 。
(2)想象虚拟空间 , 穿越历史 , 通过与文中人物对话 , 加深主题的理解 。
(三)深入理解 , 感悟主旨 。
师生与作者对话:
(1)讨论:请四人小组讨论 , 从你对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 尝试归纳出本文的主旨 。(提示:在整体感知与局部探究的基础上 , 对主题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 。)
(2)让学生自主品析、研讨主旨 , 自己去发现并分析鉴赏 , 老师当好穿插引导的中介 , 并站
在学生的角度参与活动 。对他们的见解 , 合理的予以肯定 , 精彩有创意的予以表扬 。
(3)主题讨论提示:
1、可以从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来谈;
2、可以从鲁迅先生表现于文章中的精神方面来谈;
3、可以从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来谈;
4、可以从“我”对放风筝前后看法不同的原因来谈 。
(4)主题探究提示:
1、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 , 表现出“我”对小兄弟浓烈的兄长之爱 , 歌颂了兄弟情深 。
2、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 , 表现了鲁迅先生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
3、通过回忆幼时粗暴地禁止小兄弟放风筝 , 到了中年时补过已晚的事实 , 说明我们应注重游戏对于儿童的重要作用 , 并批判了落后的儿童教育思想 。
4、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补过兄弟二人不同的表现 , 说明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 , 只有这样 , 才能不干出违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 , 而对自己的正当的权利也应该去捍卫 。
(四)课堂总结 , 提出希望 。
教师与学生对话:
(1)文章中心的两个要点:
忏悔:我对弟弟的“精神的虐杀”--自我谴责 。说明“我”对弟弟的自省 。(板书)
悲哀:弟弟自甘受辱、受辱而不知、全然忘却 。也说明弟弟和“我”的亲情 。(板书)
(2)教师总结:《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 , 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 。深刻的主题 , 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 , 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 。通过学习课文 , 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复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 让自己的感情更真挚、美好 , 思想更丰富、深刻 。
(五)对比阅读 , 拓展延伸 。
(1)与本文对比阅读《满天的风筝》 , 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课后练笔 。文中小弟弟说:“有过这样的事吗?”弟弟似乎全然忘却了 , 毫无怨恨 。那么 , 如果弟弟没有忘 , 请你想象一下当哥哥有此行为后 , 弟弟会怎么想 , 怎么做呢?注意揣摩人物的心理 。
新课标高一语文教案2021例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 , 探究解读课文意蕴 。
2、过程与方法:以作者情感变化为主线 , 扣点引导、探究式学习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 , 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 。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 深入理解课文 。
2、难点:文章深层的思想情感体悟 。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3分钟)
1、课前播放儿童歌曲《放风筝》 , 营造氛围 , 导入新课 。
教师导入语:
放过风筝吗?喜欢放风筝吗?听到这首儿歌 , 是不是有童年重现的感觉?
风筝这个可爱的玩具 , 曾是许多人快乐童年的天使 , 给年幼的我们带来数不清的欢乐 。可是也有一些小朋友 , 会因为一些看似正当的理由 , 无端地被剥夺了这专属于童年的纯真 。今天 , 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散文《风筝》 , 和作者一同来追忆一段关于风筝的 , 伤心往事 。
2、出示课题 。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
3、简介作者 。屏显鲁迅有关材料 , 师生一同阅读 。
鲁迅的文章 , 向来是寓意丰富、思想深刻的 , 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风筝》的教学 , 对于老师是一个挑战 , 对于同学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老师已经作好挑战的准备了 , 同学们作好准备没有?那就让我们来接受挑战第一关--听读课文 , 整体感知 。
推荐阅读
- 新教材高一语文上册教案 新教材高一语文教案范文
- 2021新高一语文教材电子版必修一 2021年高一语文电子版新修订教案五篇
- 2022年新版高一语文书 2022年新版高一语文教案
- 2021一年级上册期中试卷语文 2021版新高一年级语文教案
- 2021年份高一语文教案新编模板总汇
- 部教版高一语文教材新编授课教案五篇
- 高一语文授课电子版教案五篇
- 高一成绩不好,高二还能赶上来吗 高一成绩不好高二能赶上吗文科
- 高一语文备课教案教材新编五篇
- 高一语文教材备课教案新编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