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卡介苗通常有哪些反应 卡介苗什么时候打

卡介苗什么时候打(接种卡介苗通常有哪些反应)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简称BCG, 中文名称来自于其发明者卡氏-介氏)是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 使用活的无毒牛型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制成 。 接种人体后通过引起轻微感染而产生对人型结核杆菌的免疫力 。 90%以上的受种者会在接种局部形成溃疡持续数周至半年, 最后愈合形成疤痕, 俗称卡疤 。 牛型结核杆菌在特殊的人工培养基上, 经数年的传代, 丧失对人类的致病能力, 但仍保持有足够高的免疫原性, 成为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结核的疫苗, 对于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血行播散性结核有效 。
接种卡介苗的重要意义
接种卡介苗, 对预防结核病有很重要的意义 。 卡介苗接种, 是一种人工原发感染(减毒活疫苗), 接种后能使机体对结核感染产生免疫力, 以控制以后的结核菌感染, 从而大大减少了粟粒型结核病, 结核性脑膜炎和其他继发性结核病发生的机会, 并不会遗留象结核菌自然感染那样潜在性病灶的后患 。
卡介苗接种的对象是未受过结核菌感染的人, 即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反应者 。 接种前应先作结核菌素试验, 阴性者才能接种 。 因此接种对象如下:
1、新生儿与婴幼儿 。 他们对结核菌的抵抗力低, 一旦受结核菌的感染很容易患急性、严重性结核病, 故应尽早接种卡介苗 。 2个月以内的婴儿, 无结核接触史者, 可免作结核菌素试验 。
2、凡是没有接种过卡介苗的小儿都应接种 。
3、接种过卡介苗, 但日后免疫力逐渐降低, 以致结核菌素反应又转为阴性时, 应进行复种, 一般隔4-5年复种1次 。
卡介苗的接种时间
卡介苗接种时间一般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接种, 接种部位是上臂三角肌外侧 。 中国卫生部规定:没有接种卡介苗的宝宝, 如果还不满3个月, 可以直接补种;如果在3个月-3岁之间, 要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 结果为阴性就可以补种;4岁以及4岁以上的宝宝就不再补种了 。
需要注意的是, 宝宝接种疫苗2-3个月以内, 不能与结核病人接触 。 如果发现宝宝接种部位的同侧手臂腋下淋巴结肿大, 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
接种卡介苗通常有哪些反应
1、皮内接种卡介苗后2-3天内, 在接种部位的皮肤上略有红肿, 为非特异性反应, 会很快消失 。 大约2个星期后, 局部有产生红肿的丘疹样硬块, 有时软化为白色小脓包, 以后自行溃破形成浅表溃疡, 一般不超过0.5厘米, 有少量脓液, 然后逐渐结痂, 痂皮脱落后留有轻微疤痕 。 前后历时2-3个月, 是卡介苗的正常反应 。
2、接种卡介苗后有极少数人会出现严重皮疹, 紫癜, 休克等异常反应, 这个时候要及时诊治 。
【接种卡介苗通常有哪些反应 卡介苗什么时候打】 另外, 接种中偶尔会发生下列反应:
(1)淋巴结炎症:接种后1-2个月左右, 颈部、腋下、锁骨上下等淋巴结肿大(大于1.0cm) 。 反应过强者, 淋巴结肿大明显, 可形成脓疡或破溃, 或在接种处有小脓疤 。 皮内注射者反应往往较划痕法者强, 另外旧结核菌素(OT)试验呈阳性者, 接种后也可产生较强反应 。
(2)类狼疮反应:与结核菌菌株剩余毒力有关 。
(3)疤痕:因丰富的肉芽组织形成疤痕突起, 有时呈疤痕瘤, 多见于不作OT试验而直接皮上划痕接种者 。
上述过程一般要持续2个月左右 。 接种卡介苗后还会常引起接种部位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多为腋下淋巴结肿大), 这是正常反映, 随着接种部位的愈合, 肿大淋巴结也会自行消退 。 可以用热敷的方法促其消退, 如果有脓疡形成, 可以请医生用注射器将脓液抽出, 促进愈合, 一般不会对孩子的健康有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