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 科学养生这些方法最可取

水果养生成为了一种时尚 , 但是盲目的办法是不可取的 , 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健康科学的办法来养生呢?
橘子色、香、味俱佳 , 以其酸甜适口、软硬相宜 , 深为男女老少所喜爱 。 中医认为 , 本品具有理气和中、化痰止咳、生津止渴等作用 。
但橘子不宜多食 , 一般一次食用不要超过3个 。 吃得过多容易上火 , 特别是已发生口舌生疮、大便秘结等火旺情况者 , 千万不要用橘子解火 , 否则会使内 火进一步加重 。 连续大量食用橘子 , 还可能引起中毒 。 中毒后表现为手掌、足掌皮肤黄染 , 这种中毒也叫“胡萝卜素血症” , 民间称为“橘黄病” 。 喝橘汁和果汁过 多也可引起 。 出现这种情况 , 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 只要在短期内不再吃上述食品 , 并限制进食胡萝卜、南瓜等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 , 皮肤黄染现象会在一至数周内自行消退 。 也可适量多喝些水 , 以加快体内过多的胡萝卜素排泄 。
吃饭前和空腹时不要吃橘子 , 因为橘子中的有机酸会刺激胃壁黏膜 , 影响食欲 , 尤其是婴幼儿更要注意 。
此外 , 吃橘子前后1小时内最好不要喝牛奶 , 因牛奶中的蛋白质遇到橘子中的果酸会凝固 , 影响消化吸收 。
苹果色泽艳丽 , 酸甜可口 , 是老幼皆宜的水果之一 。 它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都很高 , 故有人把苹果誉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 。 有些西方人把苹果作为瘦身必备之品 , 每周节食一天 , 这一天只吃苹果 , 号称“苹果日” 。 中医认为 , 苹果具有益脾止泻、生津止渴、清热除烦等作用 。
苹果不宜过多食用 。 因苹果中含有发酵糖类 , 是一种比较强的腐蚀剂 , 容易引起龋齿 , 所以吃苹果后 , 尤其是临睡前吃后 , 应当刷牙或漱口 。
有胃肠道疾病、消化不良者不宜吃尚未成熟的苹果 。 未成熟的苹果质地较硬且酸味重 , 胃肠炎患者多食可导致脘腹胀满或腹泻、口中泛酸、肠鸣阵作等症 。 伴有痛经的妇女 , 在经来腹痛时 , 不宜食用苹果 , 因其性偏寒凉 , 并有收敛作用 , 会导致痛经进一步加重 。
另有报道认为 , 苹果不宜与萝卜同食 。 萝卜与富含色素的苹果一起食用 , 经胃肠道消化分解 , 可产生抑制甲状腺作用的物质 , 诱发甲状腺肿 。
梨 因其鲜嫩多汁、清凉脆甜 , 深受人们的喜爱 。 宋代徐铉写道 “昨宵宴罢醉如泥 , 惟忆张公大谷梨……今日山中方酒渴 , 惟应此物最相宜 。 ”故自古以来 , 梨又有“快果”、“玉乳”之美誉 , 近代又有“天然矿泉水”之称 。 中 医认为 , 梨具有清热生津、润燥化痰等作用 。 北京的传统中药“燕窝秋梨膏”和“茯苓秋梨膏”是久负盛名的良药 。
梨其性偏寒 , 也不宜多食 。 食用过多容易损伤脾胃而令人腹中寒 , 因此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呕吐清涎、大便溏泻、腹部冷痛者应慎食 。
梨性寒滞血 , 多食可以增加产后、行经的疼痛 。 因此 , 产后、痛经者忌多食梨子 。 由于梨寒凉滞气、涩滞血脉 , 可以加重外伤的创痛 , 阻碍伤口收口与愈合 , 故外伤化脓与溃烂者忌多食 。
由于梨性寒凉 , 蟹亦冷利 , 故梨不宜与蟹同食 。 二者同食 , 易伤人肠胃 , 导致呕吐、腹痛、腹泻 。 同时 , 梨忌与油腻食物同食 , 忌冷热杂食 , 否则容易引起腹泻 。
香蕉
香蕉肉质糯软、气味芳香、甜蜜爽口 。 欧洲人称它为“快乐水果” , 因其能减轻心理压力、解除忧郁 , 令人快乐开心 。 中医认为 , 香蕉具有润肠通便、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等作用 。
香蕉性寒滑肠 , 故脾胃虚寒、脘腹冷痛、便溏腹泻者不宜多食 , 尤其是胃酸过多者更应禁食 。
由于香蕉含镁量较高 , 多吃会使血液中的镁量增多 , 引起嗑睡、头昏、乏力 。 同时还容易造成人体血液内镁与钙的比例失调 , 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 , 不利于身心健康 。 含钾量也较高、过量食用会使血钾浓度升高 , 导致钠滞留 , 引起尿少或尿闭 , 从而加重肾脏负担 , 故患有急慢性肾炎而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多吃 , 以免 加重病情 。
过熟的香蕉含糖量高 , 糖尿病人应少吃 。 关节炎或肌肉疼痛者不宜食用 。
西瓜
西瓜甘甜多汁 , 清爽解渴 , 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消夏解暑良品 。 中医认为 , 西瓜具有清热解暑 , 利尿除烦等作用 , 素有“天生白虎汤”之称 。 民间亦有“热天半块瓜 , 药剂不用抓”之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