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电子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电子教案( 三 )


1、师生共学诗歌第一部分 , 感知农民与土地的关系 。
(1)学生快速默读诗歌第1—3节 , 思考:哪节诗清楚地告诉我们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第1节诗 。)
(2)师生共同品读第1节诗 。
①理解“农民一有了土地 , 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的含义 。
预设:这是诗歌的首句 , 具体阐述了农民和土地的关系 。这里的“有了土地”具有深层的含义 , 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可知 , “有了土地”指的是土地革命以后 , 农民实实在在地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这和以前向地主租地当佃户 , 虽然“有了土地”但要向地主交租子不同;也和农民靠出卖劳动力给地主当雇农 , 地主说“这块地归你种吧” , 这样也算是“有了土地”不同 。现在 , 农民真正做了土地的主人 , 想在土地上种点啥就种啥 , 想怎么在土地上劳作就怎么劳作 , 所以他们“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 期盼着土地能给他们带来幸福的生活 。
②你从第1节诗中的“一……就”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里运用“一……就”这组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生动地表现出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渴望 , 反映了他们得到土地后激动、兴奋的心情 。)
(3)学生反复品读第2、3节诗 , 感受农民有了土地后的欢喜心情 。
①多种形式读 , 读中感悟 。如:分组朗读、想象画面读、配乐朗读等 。
②赏析这两节诗 。
预设:这两节诗描绘的是农民真正拥有了土地后异常欢喜的情景 。这两节诗都用“恨不得”开头 , 起到重复强调的作用 , 将农民急切地想到土地上劳作的心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他们“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尝一尝” , 又“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 , 躺在土里试一试”的目的是想知道自己的土地到底好到什么程度 。庄稼是农民的希望 , 他们爱土地无非是为了庄稼 , 所以他们就想“变成一粒种子”去“试一试”“温暖不温暖 , 合适不合适” 。“尝”是味觉 , “躺在土里试一试”是触觉 , 比较空说“想知道好到什么程度”不同 , 真实多了 , 情感也丰富多了 。总之 , 诗人用这两节诗生动地表现了农民爱土地、爱庄稼的情感 , 也表现出他们获得土地后的欢喜心情 。
③有人说诗歌的前三节并不是写三黑的 , 所以是多余的 。你赞同这个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
(我不赞同这个说法 , 诗歌的前三节并不是多余的 。这三节诗总说农民真正拥有了土地后异常欢喜的情景 。这是诗歌创作的大背景 , 三黑正是这许许多多普通农民中的一员 , 他此时的心情和其他农民是一样的 。这为下文具体写三黑的表现和心理打下了基础 。)
2、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 感受三黑对待土地和劳作的态度 。
过渡:农民真正拥有了土地后该是多么欢喜啊!他们恨不得时时刻刻与土地待在一起 , 精心侍弄着土地上的庄稼 。看 , “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 , 同时欣赏自己的土地和劳作 。
(1)读一读 , 想一想 , 理解句子 , 在小组交流 。
①地翻好 , 又耙了几遍 , /耙得又平又顺溜 , /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
(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 把“耙得又平又顺溜”的地比作“妇女们刚梳的头” , 一方面形象地表现出三黑把地耙得又光又顺 , 表明他现在的劳作很认真;另一方面也表明三黑在欣赏自己的劳作 , 他此刻心里是得意的 。)
②这么松散的地 , /简直是一张软床 , /叫人想在上面打滚 , /想在上面躺一躺 。
(三黑继续欣赏刚耙的土地 , 深深地陶醉其中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把土地比作软床 , 形象地表现出了土地的珍贵 , 也从侧面表现出三黑内心的喜悦 。)
③这么好的床 , /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 , /就想发芽 , /赶紧钻出来吸些雨露 。
(三黑把麦籽儿看得比自己还要宝贵 , 他如此认真地对待土地的目的就是希望庄稼能在这块土地上好好地生长 。)
(2)教师解决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