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名师学案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名师复习教案( 四 )


请大家选择你觉得最能表现作者赞叹之情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 。
例如: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奇巧”一词直接表达对王叔远技艺的赞美 。
又如:②“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王叔远雕刻那么多东西,只用一枚小小的修长的桃核,作者为他这种高超精湛的技艺表达出钦佩的感情 。
其实,整篇文章字里行间都是对王叔远雕刻技艺的赞叹,都表现了微雕艺术之美,没有一句不是夸奖,没有一处不是赞叹!
五、小结
正是因为王叔远细致的雕刻“表现”,才为魏学洢生动传神的雕刻“再现”提供了契机,反过来,魏学洢细腻的“再现”更加生动地“表现”出了王叔远记忆的精湛,两人均是“奇巧大师”,当之无愧!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4
《时间的脚印》
教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
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
2.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
3.掌握说明顺序 。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
2.掌握说明顺序 。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 。(屏幕显示) 。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 。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 。(屏幕显示标题)
二、识记字词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 龟裂(jūn) 刨刮(bào) 楔形文字(xiē)
下面,我们大声齐读一遍 。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打开书63页 。《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 。我们一起来看正文 。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
明确: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提纲如下:(屏幕显示)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
第二部分(5-29)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
第二层(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
2.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 。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看我们的第二部分 。
第五段独句成段,引出下文 。从结构上讲,这是一个过渡段 。
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平较高得同学读第六自然段 。读得好极了 。
本段点明了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 。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 。这是总起段 。
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研读课文8至18自然段 。看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 。边读边讨论并用笔勾画出其中的重要环节 。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学生复述、点击,显示流程图)
这是一幅沉积岩的图片,岩石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 。我们研究岩石的形成过程是为了说明什么?
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 。
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 。
3.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 。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22到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②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插入说明方法:举例子)
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学生总结,屏幕显示)
小结:普普通通的岩石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记录 。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
4.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教师朗读最后一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总结: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