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危机下各企业实地调查报告 企业调查报告( 二 )


我问老唐,现在羊毛行业高端产业链是谁的 。他说,在意大利、法国和日本手中,这些国家的东西质量好,价格高 。我说中国现在的劳动力成本太高,不可能回到20年前的工资水平 。现在,我们要么等着这条产业链随着当前的工人老龄化浪潮消失,要么就向上游讨饭,抢意大利人和法国人的饭碗,做高端产品与之竞争 。
老唐有点疑惑 。他后来谈事情谈得太久了 。他现在不着急 。
老唐说他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都去哪了 。为什么现在羊毛行业招不到人?我说现在的年轻人受过良好的教育 。他们将不再从事如此低端的产业链 。相反,他们会试图抢发达国家的工作 。他们在我上次学习的公司 。
在来老塘工厂之前,我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参观了东莞高埠的大雁机器人公司 。
这家公司是中国产业链升级的代表之一,员工总数超过180人,其中一半是设计师,平均月薪2万,来自全国各科技大学 。
大研主要生产工业机器人 。万宝智、京瓷、TDK都是他们的客户 。东莞塘厦的日本电力有限公司也向他们购买了数百台机器人,现在已经中标了华为的项目 。机器人的价格只有进口产品的一半,都是自主研发的 。负载小(小于20 kg)的机器人属于行业前几个级别 。
除东莞外,大研在株洲、赣州、成都、苏州、重庆拥有500多支设计和生产团队 。
大雁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已有10多年的历史 。因为进口太贵,国产机器人的生意一直很好,每年有15%的行业增长率 。2012年前后,这个行业将处于创业网络的黄金时代,然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进入这个行业 。现在大雁一个机器人均价5-8万,非标机器人更贵 。
我问各企业为什么买机器人,他们的销售总监说主要是为了节约成本 。比如现在河北有一家企业,买了8个机器人,可以挽救15个工人的工作 。工人要交社保,还要负责住宿 。可能会有冲突,但机器人可以24小时工作,一年四季都不用请假,半年以上就可以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 。
达扬说,自2020年以来,所有机器人都实现了本地化 。

疫情危机下各企业实地调查报告 企业调查报告

文章插图
大雁机器人
“真的都是中国制造的吗?”我对这个问题不太适应 。
“只有马达是从日本进口的 。其他减速机和控制系统都是国产的,质量还不错 。其实我们也可以做电机,但是质量不如日本 。”
我说机器人行业的现状应该是我们中国制造的状态,核心领域可以做,但是还不够好 。其他非核心区我们基本都吃了,所有品类都吃了,世界上最全的 。
疫情过后,大研也遇到了订单锐减的问题,但他们非但没有亏损,反而赚了不少钱 。
因为疫情,国内很多工厂不敢下单,观望 。年初之后,研究也受到影响 。然而,2月底,他们的老板买了一套第二代口罩机的图纸,并立即将其改造成口罩机 。
我很好奇:“你们明明是机器人 。为什么能在一瞬间变身面具?做口罩机这么容易吗?”
对方解释说,“只要一家做了非标自动化的公司能制造口罩机,这项技术对我们来说一点都不难 。”
当地政府也支持大雁将它们改造成口罩机 。从2月底开始,他们拿到了图纸,只用了20天 。3月初,公司生产普通口罩机和N95口罩机 。
但是由于这款二代口罩机的图纸有很多错误,他们在调试期间也花费了大量精力进行修复,也导致了一位客户的多次退货,不过好在有一批高素质的工程师在场,最终解决了这些创业网络的工作问题 。
疫情危机下各企业实地调查报告 企业调查报告

文章插图
大型科研生产口罩机
我突然想起熊老板的事 。当他转型为面具时,却苦于缺乏高端技术工人 。(见“珠三角企业生存现状”)
到5月份,订单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疯狂了 。大雁一个月可以生产30个左右的普通口罩和15个左右的N95口罩 。普通口罩40-50万/套,N95口罩90-110万/套 。大研最近几个月赚了很多钱 。
目前80%的研究能力在生产口罩,只有20%的生产能力还在生产桌面机器人 。我参观他们车间的时候,看到一大片办公区腾空,连会议室都拆了,口罩机也是如火如荼 。
我问他们的销售总监:如果疫情过去了,没有人买口罩机怎么办?
他说:那会更容易 。届时,当全球产能恢复后,我们的机器人订单将恢复正常,大不了我们继续当机器人 。
战胜疫情的秘诀,其实是一个高素质的工程师团队和多年积累的产业链 。他们有自己的车床技术,可以手工制作口罩机的核心部件 。其他气缸、传感器和电机零件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后立即启动 。

推荐阅读